国家出版基金:完善评审机制 确保立项质量
2014年9月3日
国家出版基金自2008年至今6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专家评审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专家评审工作不仅影响国家出版基金的立项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各方对国家出版基金的认可和对项目的认知。因此,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在评审立项工作中,围绕专家评审这一核心环节,突出重点,狠抓细节,着力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日前,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家出版基金专家评审制度和2013年评审专家综合考评结果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
重视专家评审
评审专家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行政职务,有较高学术(专业)水平,在学科(行业)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是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每年一度的重头大戏就是负责组织专家对申报国家出版基金的项目进行立项评审。基金办不参与项目评审,不定项目,不定资金分配。对这项工作,这位负责人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服务”:为项目评审服务,为专家服务。
“服务”的背后,是严谨的工作机制,国家出版基金的专家评审工作有一整套制度为依托。基金办成立伊始,就建立了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库。基金办负责专家库的建设、维护、使用和管理。所有入库的评审专家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推荐遴选的专门人才,如评审专家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行政职务,有较高学术(专业)水平,在学科(行业)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目前,这个专家库已有2000人左右。评审专家分为学术专家、出版专家和财务专家,其中学术专家约占2/3。
根据申报项目的数额,每年度有100多位学术专家和50多位出版专家、财务专家参加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每次评审会议开始前,基金办从专家库内随机抽取参加本次评审工作的专家;实行轮换制度,已连续两年参加评审的专家,一般不参与本年度评审工作;专家选用兼顾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评审过程中,项目上与不上、资助多少,首先要经专家评审提出具体建议,再由基金委最终决策”。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有决策权的基金委还是做具体工作的基金办,还没有出现过把专家评审下来的项目再提上去的情形,也没有发生过对专家独立核定的资助额再进行调整的情况。
严格规范管理
评审专家要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向外界泄露与评审有关的情况,发现被评审项目的申报单位有不正当行为应及时报告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为规范对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的管理,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基金办制定了《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规定评审专家应具备的条件、参与评审工作享有的权利和要承担的义务,以及参与评审的工作程序。根据《办法》,评审专家要本着科学求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在规定时间内客观、公正地提出评审意见,并对评审结论负责。发现存在利害关系时,如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在被评审项目的申报单位中任职,或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参与被评审项目的创作、策划、编辑等工作的,应主动回避。评审专家要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向外界泄露与评审有关的情况,发现被评审项目的申报单位有不正当行为应及时报告。
《办法》还公开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的项目评审程序。评审工作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3个阶段。初评是基金办从专家库中选取部分学术专家,分专业组成初评专家组开展工作。复评专家组由学术、出版等方面专家组成,对进入复评程序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终评专家组以出版、财务等方面专家为主组成,依据出版行业成本水平、预计发行量及其他有关规定,评审确定拟资助项目和拟资助金额。
据该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基金办还重点对专家评审意见的撰写质量提出更具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的要求。在2013年评审专家综合考评中,可以明显看出,专家评审意见的撰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建立考评机制
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专家,样稿审读精细,评审意见具体,所提建议切实,遵守纪律严格;被评为“一般”和“不合格”的专家,评审意见过于笼统粗略
依据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管理有关规定,从2013年开始,基金办对上一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工作从评审质量、工作态度、遵纪表现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对信誉良好的专家给予通报表扬,对有失信行为的专家清理出专家库,并公布考评结果。
据介绍,参与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各类专家近300人次,形成3820份评审意见。
经综合考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程恩富、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等34位专家被评为“优秀”(名单附后),135位为“良好”,79位为“一般”,2位为“不合格”,分别占13%、54%、32%和1%。
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专家,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认真,样稿审读精细,评审意见具体,所提建议切实,遵守纪律严格。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武汉大学文学院叶立文等专家,对某些低水平重复性质的项目作了详尽分析、严格把关;暨南大学文学院姚新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岩石等专家,在对某些项目存在的学术问题进行大量举例说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不予立项的意见;人民邮电出版社季仲华对所评项目的相关材料作了认真审读,提出了调整相关标题、增补史料等多条修改建议;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野等专家,也对同意资助的项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被评为“一般”和“不合格”的专家,主要是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评审意见过于笼统粗略等。
谈到今后的工作,该负责人表示,要更加切实地建立和完善评审专家管理机制,做好专家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更加完善评审专家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立项把好关、服好务。相信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出版基金会越来越彰显其魅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作者()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www.gs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