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改变你我
“我工作中不少新的思路都是受网民启发形成的,有些是直接采纳了网民的建议,还有些甚至是在反思网民批评过程中,为了弥补制度缺陷而形成的工作思路。……工作中一些决策拿不定主意时,除开会讨论外也拿到微博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网民问到我一些回答不上的问题,也经常转发请七天网民回答。工作中需要社会理解、支持的事放在微博上请大家转发达成共识。”
——|选自《微博问政》前言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 刘维忠
这是一本扎扎实实的微博工作笔记。它的出现,打消了我所有的疑虑。它摊开了一个卫生厅厅长的思考、顾虑、压力、修正、坚持。……如果没有微博,大多数人无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看似碎片的记录和回应中了解到他是如何用自己以及组织的力量进行网上健康指导,调动全系统上万名医生在微博矩阵上答疑解惑,缓解看病难,又是如何在医院推行“四排队”“八排队”制度来减少医生乱用抗生素、拿回扣的问题。他说,做这些事,就是“让老百姓,让我们的纳税人知道我们每天在干什么”。140个字,细细密密地,他和他的同行们,把这些工作一字一字地织在网上,行在网下。
……左宗棠一句“陇中苦脊甲天下”,道尽了中国西部省份甘肃的贫穷。我在这片土地上长大,质朴、善良的家乡人经历过的一切也流在我的血液里,刻在我的记忆中。如今的甘肃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看病就医和供孩子上学仍是甘肃农民最大的开支。因为贫穷,多数农民群众得病后很难得到及时治疗,尤其是得了重病,那就意味着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崩溃。正如刘维忠在《微博问政》中提到的:“很多家庭可能会因为家庭成员得病而短短几天内花光多年的积蓄,甚至是一夜之间走向贫穷。而一些贫困农村家庭,一旦有家庭成员得重病,更是雪上加霜,不堪重负”。疾病面前的平等问题是如此触目,刘维忠行走在甘肃的县市、乡镇和村落,背着争议,听取建议,做着他认为最紧迫的事。 我想,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选自《微博问政》序言《140字的言说与行走》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 陈菊红
甘肃卫生厅的微博项目一个接一个,甘肃省卫生厅微博献血服务平台、甘肃12320卫生热线微博、甘肃寻医问药服务平台等。难怪有网友说:“刘维忠无法改变微博,但微博正在改变着甘肃的医疗生态。”
人们常常感叹时间过得真快,维忠厅长“微博问政”的内容那么多,又那么的跌宕起伏。微博是个新事物,微博问政也只能算是新尝试,还会有人质疑,它能有多大作用?我记得在汤马斯·佛里曼所著《世界是平的》里有段话:“人类天生愿意寻求和他人的自由交流,当你给他们提供和他人交流的方式,他们会跨越人和技术障碍,甚至会学会新的语言。”微博这个交流平台,不正是满足了人们的这个需求,所以才能这么快地发展。微博问政也正是顺应了人性化的需求,还有什么能挡得住它呢!
——|选自《微博问政》跋《”微博厅长“刘维忠》 甘肃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梁和平
内容预览
“微博问诊”前的思考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句顺口溜曾是甘肃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真实写照。
客观地说,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甘肃长期以来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全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对来说,整个社会是“重大病轻小病”,政府投入是“重城市轻农村”,医院是“重治疗而忽略公共卫生”,医生是“重西医而轻中医”,群众是“重治疗轻预防”,这些是造成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医院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职能的弱化,“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使得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
正如《中国中医药报》赵宗祥所言:“微博问诊就是诊疗行为握手新媒体的尝试,只是一种服务方式而已。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和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难、挂号难问题密不可分。微博问诊这种新的服务方式的出现,似乎给了公众看病不再难、挂号不再难的一丝期望。”
思考一:“看病难”,难在哪?
“看病难”,难在哪?我认为主要是“两难”。
一是基层群众看病难。曾经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发言称:“中国人看病比一些国家来说并不难,只是患者的医疗标准过高。”这样的观点如果放在社区医疗机构健全和医疗资源相对完善的城市来说或许如此。但是如果放到缺医少药的农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甘肃是典型的农业省,农民占全省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缺乏医生,医疗条件较差;一些山区村落至今没有村医,更没有村卫生室。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得了小病还能勉强在县、乡两级解决,一旦得了重病,就得到省、市的大医院去诊治,甚至还要到北京、上海等地治疗,看病焉能不难?
二是看病的过程难。这在省、市级以上医院尤为突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条件差、待遇差、医疗设备落后,医科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医院就业,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又想到城市的大医院工作。基层医院医疗人才匮乏、医疗水平差,病人都不愿在基层医院看病,因此大医院人满为患。正如中国甘肃网曾以《甘肃:兰州大医院人满为患 城乡卫生院门可罗雀》为题发布的微博中称:“农村病人大量进入省城医院后,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缺。而乡村医院由于基础设施和治疗技术均落后,加之病人盲从心理,导致乡村医院门庭冷落。专家称,其实有些小病无需到大医院‘扎堆’,患者不应盲目就医。”
而到大医院看病,又面临新一轮的看病难——挂号难、排队难、住院难。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群众,来省城看病,坐车、吃饭、住宿、找医院、找专家、挂号、排队……那是一条难以名状的辛酸之路。突出表现在:
挂号难。“看病难”最大的问题是挂号难,挂专家号尤难。就甘肃而言,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很多农村患者饱受病痛折磨,省城兰州基本上是他们期盼康复最后的希望地。但甘肃的医疗卫生队伍十分有限,省级几所大型医院,如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等,早上7点以后门诊大楼内候诊的长椅上就坐满了等待挂号的患者。一些主任医师的号一般在早晨9点左右就已挂满。一些省级知名专家的号更是难求。很多患者为了挂上知名专家的号,往往一大清早就到医院排队。但知名专家往往半天门诊看五十多个病人,根本满足不了大量患者的需求。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有一部分病人找专家看病就图个放心,结果不少知名专家花费了大量精力诊治的却是常见病,真是“杀鸡用了宰牛刀”。对于挂号难的问题,网友利用微博多次留言,多有抱怨:
三歌 兰大二院看病挂号如同在火车站买票,各科室门口如同候车室!
网友天空de翅膀 裴正学老先生的号好难挂,我早上四点去前面竟然都排了四五个人了。
酒窝 您好,刘厅长,我一直想挂甘肃中医院王自立大夫的号,想让他给我看看,但是干脆约不上,电话、上网、排队都排不上……
找对症的医院、医生难。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水平与省、市级医院相比有天壤之别。很多患者更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大医院的专家。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越是大医院分科越细。群众患病来到大医院就诊,不知道该找哪个科室,看哪个医生。
孤拔而起 刘厅长,您好!有个问题请教您:我一个老家的亲戚,家里小孩三个月大,耳朵上长了个红斑,在我们县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血管瘤,建议来兰州治疗,请问刘厅长,兰州哪家医院对此有专长或比较权威?请您指教!谢谢您!
成海 刘厅长您好,心脏病患者脸肿胀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能推荐个好的医院或专家吗?我是农村的,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ViVi果冻 您好!请问:兰州哪家医院针对强迫症有专业治疗?谢谢!
就诊、化验、交费排队难。现在,看病时间短,排队时间长,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群众在大医院看病大部分的时间消耗在了排队上,特别是门诊看病,挂号1小时,看病10分钟,化验检查等半天。
网友刘光乾在微博上说:“现在去医院感觉像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挂号,就诊,化验,交费,等结果,再就诊,开药,再交费取药,都要排队,去趟医院少则半天,多则一两天,能否改革一下,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就诊环节,强化医生的医技,不要什么都要做检查、什么都要开高档药,让我们老百姓觉得去医院能轻松些!”
网友郭威堂在微博上说:“希望我亲爱的亲戚朋友们,健康平安,千万不要得病。今天一早上在兰大二院,真的伤不起,排队,挂号,做检查,人多得让人不知道说啥好,比商场还热闹,但是每个人的内心却不那么热闹,我也一样。”
璐儿法 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一直在甘肃陆军总院这个大医院饿着肚子,排队等候。所谓的大医院只是人挤人,看不到快捷高速的服务,只是冷漠推诿的等待!从不为病人着想!
康健 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医院见到医院怎么这么多的人啊!时间全部用在了排队上。
思考二:看病贵,贵在哪?
群众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例过高,很多家庭可能会因为有人得病而在短短几天内花光多年的积蓄,甚至是一夜之间走向贫穷。而一些贫困农村家庭,一旦有家庭成员得重病,更是雪上加霜,不堪重负。那么,看病贵,到底贵在哪?
药价居高不下是看病贵的主要因素。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生产企业、销售代表、推销人员、医院等环节,各个环节层层加价,回扣现象十分突出,导致药价虚高,质量还不能保证。2011年,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高药价的秘密》报道:“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是一种常用消炎药,出厂价每支0.6元左右,而在北京隆福医院却卖到了12.65元一支,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超过2000%。记者随机选取了20种常用药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常用药品从出厂到医院终端的中间利润都超过了500%。”
……
“微博问诊”:老百姓可以监督和反映问题
“卫生厅不能光替医院说话,老百姓养着你,你就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话”,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过去,老百姓在医院遭受不公正,想反映问题,恐怕只能是找院长,解决不了再找卫生厅,或是到信访部门反映。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医院负责人开设微博后,群众可以直接发条微博,既能反映问题,还能把事情呈现在公共的视野里,舆论监督的力度更大,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
我开微博以来,有些病人对医院的服务态度和治疗不满意,就直接给我发微博,而我也通过微博直接让医院负责人要求给予答复并整改。2011年7月,兰州晨报发表了《急诊病人入住甘肃中医院 一片药未见三千押金已“用完”》的报道,批评我们一个大医院过度检查,里面涉及医生×××,我给院长打了电话,让查查这个人,给卫生厅一个真实的结果。随后,我在微博上进行了发布。经院方及时深入调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认为患者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对直接责任人予以暂停执业活动、扣不良执业行为0.5分的处理。
刘维忠 @陈志鹏、查查@庄浪县卫生局YOUZOUTIANXIA:刘维忠厅长 今年二月,我父亲因病在庄浪县中医医院住院,由我妹妹照料。其间,主管医生金XX多次粗声大气对我父亲吆喝,我妹妹说:“老人有病,你不要这样。”金医生骂着说:“你觉不着你是啥样子,你先人就那么值钱?”有一天我找金问病情,金醉醺醺地训斥我多事:“你觉球不来你,还管得宽得很。”(2011年2月27日)
刘维忠 回复@陇原匹夫:庆阳血站收红包的事,卫生厅举报电话0931-12320,只要举报具体点,我们坚决查处。//@陇原匹夫:个例啊,那个病人算幸运的,我儿子贫血住院,去庆阳血站取血,拿献血证也没用。最后血站的人收了300元红包才给了300ml红细胞。医院再收血费369元,总共700块钱了。(2011年8月13日)
应该说,利用微博收集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于患者来说,多了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多了一个发泄和倾诉的地方;对于医院和医生来说,多了一个制约监督的平台,多了一项自我约束的机制;对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管理方而言,多了一条获取意见建议信息和线索的渠道,也可以说多了一份压力,毕竟问题反映到网上,公之于众,脸上还是很不光彩的。当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从不遮丑,向医院提出意见、对群众答复都是直接发到微博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刘维忠 请@宁县卫生局查查//淡忘昨天:刘维忠 尊敬的刘厅长您好,我向你反映甘肃省早胜镇医院医生工作不负责任,上班时间用国家的电脑打游戏,对待病人态度很不好,尤其是儿科那个姓康的医生,作为国家的医护人员整天拿着国家的工资,做人民崇拜的医生,你觉得这样的医院好吗?请整顿这个医院。(2012年1月28日)
“微博问诊”拉近了医生与民众间的距离,密切了医患关系,在解决眼下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今的医生难当,投入大、风险大、压力大、收入低。医生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大量的病人,不仅要超负荷工作,还不能有任何差错,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虽然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仍有其局限性,有很多疾病无法治愈,有些疾病或手术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医生不可能保证每一个患者都治愈,更不可能包治百病。很多患者认为,看病就是消费,只要花了钱,就应该把病治好。病看不好,就跟医生没完,轻者谩骂、重者出手打人,若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死亡,往往会演变发展成“医闹”,要求赔偿。
当然,在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确实有一部分医生唯利是图,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操守。但是,绝大多数人依然坚守医生的职业操守,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地在为患者治疗。作为医生,都想把病人治好。没有哪个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因为没有拿到好处而故意“留一手”的,更没有哪个医生会因为没有收到“红包”而愿意让病人死在自己的手术刀下或故意让手术失败,这是不可能的!至于有的病人对治疗的效果不满意,或者是一些患者因为手术死亡的,这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有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患者自身的体质因素。网友万千eye说:“收红包提成肯定有,但绝对不是普遍现象,而且绝大多数医生不会为红包改变自己的操守,每一个医生都希望自己的患者能康复,这是常理。”
眼下,医患纠纷时有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医生。可是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或医闹,首当其冲的是医生,有的医务人员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媒体和社会舆论总是“一边倒”地谴责医院和医生,这对于医务人员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很多医生觉得“越干越胆小、越干越心寒”。网友“提壶揭盖”在微博上说:“每次医患纠纷对医务工作者都是一次心灵的打击。患方大多是先骂你祖宗十八代,甚者打砸一番后,再来个‘三不一要’,即不鉴定、不尸检、不起诉,只要钱。”
医护人员应该得到关心爱护和支持。医护人员应该有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说话的地方。患者也应该有一个对医务人员表达感谢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微博。
2011年8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诊一个孩子。小孩来到医院时腹泻造成脱水,由于血管塌陷,输液时护士第一针没有扎上,孩子的奶奶就给护士脸上一巴掌。兰大一院也发生过此类事件。医院问有什么好办法保护这些辛辛苦苦的护士,他们也是孩子啊!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我在微博上进行了转播,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网友李标6081:“要坚决抵制暴力!我还是觉得咱们市民更通情达理些,如果偶尔扎不上,他们会让你别紧张,再来一次……”网友“美小户贵贵”(护士)说:“有一次给一个两个月的孩子打点滴,也被家长说了,看着那么小、才二十岁的贵贵坐在那儿哭,我是真心疼,没有护士乐意一针扎不上,没有护士愿意看孩子受罪,也没有护士愿意上班挨骂。”
对这些问题,我在微博上从不回避,积极寻找办法。2012年5月5日至6日,我连续发“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的系列微博,建议从制度机制、措施及成因等方面给医院、医生支招,正确处理医患纠纷,减少医患纠纷。摘录如下:
刘维忠 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制度建设是第一要务,包括医疗事故月分析会议制度,医生不良业绩记录制度,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制度,院务公开制度等。其次是对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医院文化建设,培养医护人员健康向上的风气。希望大家就如何做好院长讨论一下。(2012年5月5日)
刘维忠 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勤奋可以弥补管理能力的不足。院长要避免常坐办公室,要去病房查房看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中医师查房等制度落实,去门诊看看有没有医生脱岗,听患者的怨言。去厕所等地看看卫生情况。(2012年5月5日)
刘维忠 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医患纠纷的最大源头是医疗质量低下。院长必须抓几件事:1.加强质控科,定期检查分析评比医疗质量和核心制度落实。2.对医护进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抽查医护与患者沟通情况。3.人才建设,包括国内外进修、专业分化、岗位练兵、师带徒、引进人才。(2012年5月5日)
刘维忠 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部分医护人员医德医风不好,过度医疗、乱收费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院长应该每月对医生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就诊人次比例进行排队和评估,对经常恶意过度医疗者,档案记录不良业绩、处方权监护、限制和停止降职称。(2012年5月6日)
刘维忠 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医院缺乏人文关怀的医院文化也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医院医护人员少,疲劳作战造成医疗事故和医护态度不好,无暇沟通。三级医院每个床位应该配1.6~1.8人,二级医院1.4~1.6人。有的医院告评委收红包伤了医护的心,送了礼的医护又收患者红包。有的医院浪费严重,医护工资低。(2012年5月6日)
刘维忠 医患纠纷——院长怎么做#医院主动维护患者权益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方法。甘肃各级卫生部门都成立了患者维权处(科、股),省、市、县都成立了患者维权协会,各医院都成立了患者权益维护站。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既代表医院、医护利益,也要代表患者利益。维护患者利益是院长责任之一。要寻找医患利益平衡点。(2012年5月6日)
——选自《微博问政》“微博问诊”章节
■ 治理滥用抗生素和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主要是指医生或医院治疗的行为或过程超过了诊治病情或病人的实际需求的一种诊断和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过度护理。造成过度医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首先,在以药养医机制下,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受利益驱动,个别医生为拿药品、检查回扣及开单提成等,一定程度上导致过度检查、过度治疗;部分患者盲目相信新药品,崇拜新技术、新材料,就医时点名开药、点名检查,进行“点名式”医疗消费;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医生自身诊疗水平、经验等原因造成对疾病的判断失误,以及医疗事故鉴定法规定的举证倒置制度等导致医生避免吃官司而对病人进行过度检查。
刘维忠转播 个别医生过度医疗伤害了患者,但最终是伤害了医患关系,伤害了医生自己的信誉。||承诺:刘厅长,很多医生不为老百姓服务啊,本来能吃点药好的,都敢给你动手术啊。尤其是下边的县医院,我们村一人去检查,说要动手术把肾摘了;去市医院,大夫给拿点药吃就好了。(2012年10月29日)
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卫生部药政司原副司长姚建红曾表示:“抗生素毁掉了中国一代人。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
刘维忠 一个朋友讲,中国一个留学生跟美国医生查房遇到一个非洲病人,美国医生说把抗菌素用到美国人的两倍,留学生问为什么?回答是如果遇到中国人抗菌素加到三倍,因为中国滥用抗菌素形成较强的耐药性。过度医疗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医患都有责任,有些患者感冒就要输液,住院要求医生开最好的药。(2011年5月21日)
滥用抗生素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一方面,医院存在趋利行为,部分医生也不负责任、图省事。另一方面,群众已经把抗生素作为一种常规药品来用。在我国,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一不舒服立马就吃。而医生之所以大量地开抗生素,也有来自患者的压力。很多患者到医院看病,自己要求使用消炎药,特别是一些家长,孩子感冒发烧总是要求医生马上治好,那就只好输液。
刘维忠 过度医疗形成的原因除政府投入少、医院趋利行为和个别医生的不良行为外,部分患者也有责任。孩子一发烧就要医生马上治好,那只好输液。有些人住院不输液就像甘肃人吃饭没吃面条一样总觉欠点啥。“病走如抽丝”是有道理的,急什么。(2011年5月21日)
滥用抗生素,特别是进口、高价的抗生素,不仅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而且造成了耐药细菌滋生、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等副作用。目前,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
刘维忠 美国人感冒发烧医生很少给药物治疗,高烧时就用冰帽降温(热者寒之),而我们却把输液变成了治疗感冒的首选治疗方法。国家发改委的统计表明,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输8瓶液体,实际上,这些液体破坏了中国人身体内环境的平衡,使人们的身体变虚弱了。(2012年5月19日)
眼下,输液成了国人的一种常态,最普遍的感冒发烧等疾病均要输液。特别是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高发的秋冬、冬春季节,医院里、大小诊所输液的患者将输液室挤得满满的,楼道里、大厅里也随处可见输液病人。
醉生梦死 【人均年输液8瓶!乘以13亿】“能吃药最好不打针,能打针最好不挂水!”可现实是,每人年输液量8瓶,而国际人均是2.5~3.3瓶。高输液量背后是医院、医生、医药代表等构成的利益链条。输液超过一定程度,严重得会导致“重症感染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这个危险也要乘以13亿!(2013年9月9日)
刘维忠 最近去几个市州下乡,看到一个很忧心的现象就是各级医疗机构过度输液。昨天见一个乡卫生院输液输抗菌素者很多,问了一个输液原因,是脚腕崴了,肿了。这个病中医药是有优势的。过度输液会破坏人的内环境,造成许多慢性病,希望媒体、医护和卫生宣传、健教所、爱卫办、医政、农卫、妇社等机构宣传这方面知识。(2013年7月13日)
刘维忠 上午看了天水市中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中医院管理很好,特色突出,只是输液太多。建议对中医院西药实行零差率销售;建议开展中药自费足疗和自费蜡疗,配菊粉粥减肥降血脂;建议监督所加强对医院过度医疗的监督。中医院说国家规定三级中医院必须用加包装中药,比普通中药饮片贵三分之一。值得商榷。(2013年6月30日)
刘维忠 下乡看见市县中医院住院病人90%输液,西医药收入大于中医药,原因有:患者要求输液;报销时医保、农合部门审查,如果没有输液就认为不需要住院,不予报销;医院效益;部分医生习惯把输液当成常规治疗措施。甘肃省中医院规定中医科输液和用西药不计入科室收入,不纳入奖金分配。值得推广。建议中医院西药实行零差率销售。(2013年7月10日)
刘维忠 一个乡卫生分院在地震中房屋受损,6个病人都在院子树下输液,病因分别是感冒、腹泻、头昏(孩子中暑)、头皮轻度碰伤、淋巴结肿大(牙病)、腮腺炎。我问大夫,腮腺炎治疗还有别的办法吗?回答很好,说仙人掌切开或栀子粉拌鸡蛋清外敷。但没用此法。分院有一个院长当大夫,一个护士,一个出纳。除输液外会的技术不太多。(2013年7月30日)
治理措施一:“四排队”“八排队”和22项制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省医改工作,下决心治理过度医疗问题,2008年年底,甘肃省卫生厅率先在全国推行医疗人员“四排队”和医疗机构“八排队”制度。
所谓医疗人员“四排队”,是指对医务人员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抗生素中青霉素使用量、患者自费比例等四个指标每月进行排队,严格管理,杜绝不合理用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戴其勇 甘肃卫生实事十一:推行四个排队制度,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医院对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排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这个措施有一石四鸟的作用:防止大处方和抗生素滥用,降低患者自付比例,还可及早发现回扣药的蛛丝马迹。
对抗生素使用排名前10名的医院,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不合理用药的都要处罚。对每月排出的抗生素使用前3名的医生,由医院组织专家对其处方进行验证,经验证存在问题的采取停止医生处方权、处方权监护等措施进行处罚,并在医院通报。2010年,甘肃省处罚了1400多名医生;2011年,甘肃省二级以上医院626名医生的处方权受到了限制,3146人次处方权受到监护,取消处方权1人。同时,乡以上医院每月把“四个排队”情况和医生记录不良业绩情况贴到墙上,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哪个医生乱开药,不再找他看病。自然这个医生的威信也就没有了。
刘维忠 甘肃省2008年开始治理过度医疗,出台医生药品使用量、抗菌素使用量、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四个排队评估公示制度。对过度医疗的医生记录不良业绩并处罚,去年全省处罚1400人。过度医疗现象明显减少。(2011年5月21日)
刘维忠 酒泉市卫生工作亮点之三:今年奖励合理用药医生152人,处罚滥用抗菌素、开大处方医生95人,给予处方权监护处理医生102人,限制处方权12人,其他处理86人。推广了抗菌素规范使用软件,平均住院费比去年同期下降224元。考核抗菌素、激素和输液人次,并奖罚。(2012年11月9日)
医疗机构“八排队”是指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平均门诊费、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平均大型检查阳性率、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药费占总收入的比例、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青霉素使用量占抗菌素使用量比例等进行排队,加强对医院的监管,整治过度医疗。排队结果在甘肃卫生网上公布,并作为给医院记录不良业绩的主要依据。
戴其勇 甘肃卫生实事十二:实行八个排队,加强医院监管。对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患者满意率进行排队,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医疗机构考核的依据。
强化医疗在实行“四排队”“八排队”制度的同时,甘肃省卫生厅还先后出台22项制度措施(包括“四排队”制度在内),强化医疗服务管理细节,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治理过度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这“22项制度”分别为:
1. 医德医风考核制度,通过开展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督促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2. 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工作作风、思想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的自觉性。
3. 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举报医疗卫生工作中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4. 医疗事故月分析会制度,各级医疗机构每月召开医疗事故分析会,查找医疗事故原因,研究规避对策,减少医疗纠纷。
5. 院长、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制度,将大查房与现场办公相结合,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6.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和医疗诚信的行为监管。
7. 处方权管理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对医务人员的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8. “四排队”制度,开展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排队,治理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
9. 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制度,为西医科室制定中药消耗量、介绍病人到中医科康复治疗指标,推动中医工作。
10. 院务、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和医院职工民主监督,促进医院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1. 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共享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
12. 全省统一门诊病历制度,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负担,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13. 建立全省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疗机构发展盲目攀比、定位不准的问题。
14. 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制度,建立内引外联培训机制,每年组织1000名卫生人员在省内医疗卫生机构进修、500名人员到省外进修、300名人员到境外研修,缓解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与卫生人才总量不足的矛盾。
15.“百姓放心医院”制度,加强全省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树立正确的办院方向,服务于民、让利于民,不断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
16. 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定期对厅机关处级及以下所有干部和厅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人事、党办、财务、基建、药剂等岗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轮岗交流,推动廉政勤政建设,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17. 预约看病制度,在三级医院逐步推行电话、网络预约挂号,方便群众就医,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18. 医学健康咨询制度,在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健康咨询室,在村卫生室设立健康咨询点,开展健康咨询,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19. 卫生监督机构对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制度,保障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机构不良业绩记录制度提供真实数据。
20. 医务人员执业记录备案制度,将记录与医务人员年度考核、业绩评定、职业道德评定、职称评定挂钩。
21. 护士人事代理制度,逐步实现同工统筹,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稳定护理人员队伍。
22. 重点工作月通报制度,通过每月印发面向市州和厅直单位的“外通报”以及面向厅机关各处室的“内通报”,加强工作催办,推动决策落实。
刘维忠 2011年,省财政拿出6000多万元,卫生厅制定了省级医院治理过度医疗、发展中医工作考核标准,引导省级医院治理过度医疗和发展中医。省级9家医院如果哪家医院过度医疗治理得好,群众看病效果好、费用低,中医发展得好,就能得到600万元左右的床位补助,相当于一个中等医院一年的收入节余总额。(2011年5月20日)
刘维忠 定西市在推进抗菌药物整治中实行黄牌警告制度。在坚持医生“四排队”和医院“八排队”制度基础上,对前半年评估符合率达不到60%、年底前达不到80%的医院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与主要领导约谈,直至降低或取消医院等级。定西已经推广了酒泉抗菌素使用权限软件。(2012年2月28日)
甘肃推行的医生“四排队”和医疗机构“八排队”及22项制度,使过度医疗和滥用抗生素得到了有效治理,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显示,甘肃省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分别为89.7元和3464.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69.9元和2487.2元。其中,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药费分别为41.4元和1552.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和59.2%。卫生部统计,甘肃省平均住院费、门诊费约为全国平均数的一半,仅高于西藏。
刘维忠 由卫生厅主办,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今年第二期中医儿科骨干师资培训班今早在兰州开班,将培训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针灸、特色医疗、儿童急腹症、感冒、腹泻、湿疹、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等技术。中医儿科技术的推广将减少儿童输液和抗菌素、激素使用量。(2012年12月7日)
刘维忠 甘肃这几年实施了最严厉的措施治理过度输液、过度用药、过度手术、过度检查措施,即医生药品使用量等“四排队”上墙,医院“八排队”上网及处罚制度,建议推广,人人受益。(2013年9月8日)
这不是我在微博上说大话,更不是在微博上忽悠老百姓,而是推行“四排队、八排队”等22项监管措施以来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治理措施二:严格村卫生室输液管理
2012年1月,为了进一步降低输液安全隐患、治理过度医疗、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甘肃省卫生厅下发《关于规范村卫生室静脉输液的通知》,明确规定:“全省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未经审批不得开展静脉输液业务。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村卫生室确需开展静脉输液的,应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合格备案,取得静脉输液资格后,方可开展此项业务。患者因病情需要必须输液的,未取得输液资格的村卫生室要及时将其转往乡镇卫生院诊治;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先行抢救并及时向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同时,乡镇卫生院每月对辖区范围内的村卫生室进行检查,将村卫生室静脉输液纳入村卫生室医疗质量管理和考核,对违反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程度,由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相应处罚,执意不改的,取消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由原发证部门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乡镇卫生院要对村卫生室的用药情况,尤其是输液药品进行监督管理。村卫生室按照各级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并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不得擅自采购药品,不得超范围用药。”
“通知”对村卫生室输液问题进行严格管理,并制定了较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之后,过度输液现象得到了根本好转。
刘维忠 高台县村级都不输液了,中西药使用很好,中医适宜技术使用已经覆盖所有村卫生室。骆驼城乡健康村人口众多,村卫生室每天有十几个病人,其中40%使用中医和中医适宜技术。2个村医每人每年收入2万元左右。(2014年3月4日)
刘维忠 天水市武山县山丹乡坚持中西医并重同时,大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卫生院门诊除危重症外基本不开展输液业务了,深受群众欢迎,在全省带了个好头。武山县把原来村卫生室老中医留村卫生室继续看中医,从大中专毕业医生中选人管理村卫生室,并开展公共卫生和中西医业务,是个成功机制。(2014年11月14日)
甘肃省卫生厅下发《关于规范村卫生室静脉输液的通知》后,《甘肃日报》刊发了马国顺撰文《深调查:破解儿童滥用药难题》(全文附本章末)
治理措施三:开发防统方软件,斩断药品回扣的黑链接
许多患者都怀疑在昂贵的药品费用背后隐藏着医务人员的药品提成。患者对此毫无办法,原因是根本拿不到证据,药商能准确给医生给回扣是因为医院有统方人员。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下半年,甘肃省卫生厅要求全省三级及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安装防统方软件,切断医院和药商的利益链。安装防统方软件,一来能有效治理乱开药、开大处方,二来确实也能保护医生。
安装防统方软件仿佛是在医院里安装“天眼”,可通过实时监控,随时打击医院内部非法统计处方的“黑手”。药商不知道谁开的处方里有其经销的药,自然也就没法与医生进行药品回扣交易,从而遏制药品回扣的发生。这样,迅速切断了药商和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条,药价自然降了下来。防统方软件一上岗,就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抓住了四名医院内部的统方人员。
刘维忠 卫生厅出台的这个举措不知会保护多少医生,当然,也造福患者。省二院安装后已经发现四个统方者,正在调查统方意图,如与回扣有关坚决处理。@夏飞【甘肃下决心切断医生“统方”发财路】“统方”是指医院里个人或部门为医药营销人员提供临床用药量信息,供其发放药品回扣的行为。甘肃省卫生厅已和软件公司达成协议,年底前为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安装防统方软件,今后医院如有人统方,将很快被纪检部门发现并实施处罚,药品回扣这一财路将被彻底切断。(2011年12月14日)
刘维忠 酒泉市人民医院管理不错,安装了治理过度医疗抗菌素使用和防统方软件,效果明显。市卫生局摸索了一套医院监管的办法,经常对重复计费、医生脱岗等进行处罚。近年来有300多人受到处罚和处分。(2012年9月9日)
通过上述三项措施的落实,医疗机构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甘肃省在治理过度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卫生部的称赞,并为全国治理过度医疗和滥用抗生素提供了参考。我也很有成就感。
廖新波 甘肃这样的做法非常好!政府责任到位了,民众得益了,医院可持续发展有保障了,这才是政府办的医院。||刘维忠厅长:甘肃省肿瘤医院去年治理过度医疗成效显著,平均住院费降低近4000元,毛收入减少2000万,纯收入减少估计在400万。(2011年9月3日)
治理过度医疗,微博监督功不可没
治理过度医疗,关键是监督和落实。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不理解,不认真推行。后来,我们在微博上公开“四排队”“八排队”结果,通过微博这一舆论影响巨大的媒体,医院和医生直接接受社会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制度的落实,治理过度医疗取得成效。这一举措也成为甘肃省医疗卫生系统长期坚持的制度。
通过建立和落实系列制度,滥用抗生素和过度医疗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全省医院就诊患者人均次医药费用、住院患者人均次医疗费用、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11年,全省三级医院医保患者自费药品比例下降了4.5%,住院患者平均使用抗菌素占西药费用比例下降了11.3%。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2011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也较同期下降了40%。
刘维忠 甘肃省2008年开始治理过度医疗,出台医生药品使用量、抗菌素使用量、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四个排队评估公示制度。对过度医疗的医生记录不良业绩并处罚,去年全省处罚1400人。过度医疗现象明显减少。(2011年11月25日)
刘维忠 以山西省纪委书记李兆前为组长的中纪委惩防体系建设检查组今天上午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米登海院长汇报了患者满意度调查软件、防统方软件使用情况和效果,治理过度医疗情况等。我汇报了卫生系统治理过度医疗,开展有奖举报和处罚违规医务人员情况。(2011年11月25日)
2011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甘肃22项硬招剑指过度医疗》,指出:“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还可能对其生命健康带来威胁。近年来,甘肃省卫生厅出台了‘四个排队’‘八个排队’等22项制度,严刹医院过度医疗歪风,赢得群众普遍赞誉。”我自己对这项工作也是比较满意的,并在微博上进行了发布:“2008年的今天我到卫生厅工作,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四年干成了三件事。一是治理过度医疗,使甘肃平均住院费、门诊费有所下降,除西藏外,全国最低。二是中医药工作,基层和综合医院中医工作有了较大发展,群众已经受益,目标是把甘肃变为国内外中医医疗目的地。第三件事正在干,就是中西医人才建设。”
——选自《微博问政》“微博医改”章节
■ 架起爱心桥梁——微博献血服务平台
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事业,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2010年,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大多出现了“血荒”,到2011年年底都没有得到缓解。因为“缺血”,很多病人的手术不得不延迟,医院只能给危重病人先安排手术。这样一来,使得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在等待输血的过程中病情加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给血液中心打电话协调解决血荒问题。
造成“血荒”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采供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影响了群众献血的积极性。群众对献(采)血知识及医学知识的了解不够,对于献血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是否会诱发潜在的疾病等缺乏一定的认识。二是甘肃的献血率较低,增长速度远低于临床用血率。甘肃省人口献血率仅为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45‰)差距更大。甘肃年采血量虽然以6%~8%的速度稳步增长,但省内临床年用血量增长速度达15%以上。三是献(采)血量方式比较单一,采供血量受环境影响较大。目前,甘肃的献血采血主要以固定献血屋、流动献血车等为主。当然,全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被群众戏称为“靠天吃饭”,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献(采)血量,特别是冬季和下雨、下雪等天气对献(采)血量的影响较大。四是用血程序复杂,供血机制尚不完善。人们常有献血简单、用血复杂的感受,易产生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抱怨。这势必影响群众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此外,一些媒体曝光的献血负面新闻,也对献(采)血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解决“血荒”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提高群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增加血源和献血者。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解答群众对献血的诸多疑问,如献血常识、献血的程序和方式、用血的程序及相关手续等问题,打消群众的疑惑,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者的队伍中来,奉献爱心。另一方面,团结献血者和有献血意向者,形成一个相对固定且不断壮大的献血者队伍或者志愿者团体,掌握每个人的性别、年龄、血型、健康状况、献血情况等,当出现“血荒”或某一血型告急时,动员志愿者献血,保证患者手术用血。
微博,是非常合适做好这两个方面工作的方式。
在我的提议下,2011年8月8日,甘肃省血液中心在腾讯开通了微博;8月11日,甘肃省血液中心又在新浪开通微博。随后,甘肃省血液中心又建立了以全省13个市(州)血站为主的血站系统微博矩阵。2011年8月底,“甘肃献血之声”微博群和人民网微博建立。8月31日,甘肃省血液中心主任郭豫学在微博上@我:“刘厅长您好,我们已开始向广大无偿献血者发信邀请加入‘甘肃献血之声’微群。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防止‘血荒’情况发生。我们希望借助您的微博平台向广大网友呼吁,访问我们的网站,加入无偿献血行列。‘甘肃献血之声’微群地址:http://url.cn/4RjXFw。”同时,郭豫学及中心其他干部也分别开通了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并积极参与微博互动,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相关资讯,动员群众献血。甘肃省血液中心通过微博建立了一个献血者志愿者队伍,在献血、供血之间搭建起了一座爱心的桥梁。
甘肃省血液中心 微博产生互动,互动创造感动,感动付诸行动。让我们通过微博平台,互动,感动,为患者架起健康的桥梁,共筑红色生命线。(2011年9月13日)
刘维忠 甘肃卫生厅开发的第二个微博产品:用每天公布“血液指数”和献血志愿者微博矩阵的方法解决“血荒”问题。(2011年9月9日)
甘肃省血液中心 献血的程序:填表(请出示省份证或有效身份证件)—体检(询问病史测心率、血压等)—检验(测血色素、血型及乙肝表面抗原)—等候(献血要逐个进行,阅读献血知识以增强献血信心)—献血(每次献血200毫升或400毫升,半年献一次)—休息(止血,多喝水,吃点小点心)—领证(领无偿献血证)。(2011年8月30日)
截至2015年2月,“甘肃血液中心”腾讯微博粉丝达到14.24万人,新浪微博粉丝18.36万人。郭豫学的腾讯微博粉丝都达到了1.6万人。如此庞大的粉丝,无形中扩大了无偿献血宣传的受众面。
甘肃省血液中心 献血有什么好处?适量献血会使人更加健康、长寿。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调查结果表明,献血总量较多的人活的年龄也较长。坚持长期适量捐血的人头脑会更清醒、健康、长寿。(2011年9月2日)
郭豫学 献血者每献出200毫升~400毫升血液相当于排出100毫克~400毫克铁。因为人体合成的氧化酶也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病率。为此,医生建议男子要多参加献血,这样既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又能帮助他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2011年8月9日)
同时,甘肃省血液中心通过建立的“甘肃献血之声”把1000多个献血志愿者联系起来,哪种血型的血少了,就动员该血型的志愿者来献血,有效缓解了甘肃缺血现象。
甘肃省血液中心 由于近期A型、B型临床患者比较集中,血液需求量大,欢迎A型、B型血的朋友们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挽救患者生命!(2011年10月12日)
甘肃省血液中心 兰泰医院一A型急诊抢救患者,已用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等各种血液制品总量近万毫升,目前仍在抢救中。由于近期A型输血患者较多,A型血液库存量急剧下降,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加献血。(2011年12月15日)
甘肃省血液中心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下,血液中心库存已回升至正常状态,感谢大家对无偿献血的热心参与!欢迎大家积极献血!(2011年11月30日)
甘肃省血液中心将志愿服务发展为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使血站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平台,有助于将无偿献血工作的主体由过去的政府、血站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使全社会都来支持和参与这项社会公益事业。
为了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自2011年8月31日起,甘肃血液中心每天早晨11点通过官方微博公布每个市州的血库指数。血库指数由三种颜色表示,绿色代表充足,黄色代表预警,红色代表告急。除了血库指数的三色柱状图和各市州的具体血库数据之外,还可以看到每日全省的库存重点提示。这样,全省每个城市的血库状况、缺血血型,一目了然。而我则每天通过微博查看“血库指数”,掌握了解相关情况,指导工作。甘肃省卫生厅网站首页、甘肃省血液中心官网微博平台及“甘肃献血之声”微博群向社会每天及时公布“甘肃省血库指数数据”,让广大无偿献血者和民众从中了解血液的库存情况,实现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机构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对称。此举在全国开了先河。
甘肃省血液中心 甘肃省各地血库告急重点提示:平凉血库O型告急;天水血库A型血液告急;白银血库A型告急。无偿献血,期待您的参与!(2012年4月2日)
刘维忠转播 O型血需求量大,也许有人就在手术台上等血,大家转一下。甘肃省血液中心:重点提示定西血库O型血液告急;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欢迎您参加无偿献血。(2012年4月19日)
可以肯定的是,甘肃省卫生厅网站、甘肃省血液中心官方微博和微博群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甘肃省血液库指数”,全省14个市(州)做到了血情公开、透明,这是采(供)血工作的一次探索和创新,也是“微博问政”的一个有效举措。
——选自《微博问政》“微博问政”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