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柏原和甘肃文化出版社总编辑管卫中
时间
2016.7.10
地点
兰州苏木素书咖
现场嘉宾
柏原,小说家,原甘肃作协副主席。
管卫中,文学评论家,甘肃文化出版社总编辑。
张存学,小说家,甘肃文艺主编。
弋舟,小说家,甘肃小说八骏之一。
向春,小说家,甘肃小说八骏之一。
原彦平,甘肃文化出版社副总编。
“活字”书系不断增补新书目,不断完善着书系结构。
我们以文学沙龙的形式,把专业读者、文学评论家以及该书系的每一位作者联系起来,分场次围绕“活字”书系的单册作品和作者,聊一聊文学的过往、现实和未来,关怀文学的走向,关注文学的本质,重拾文学对每个人精神的塑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文学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第一场“活字”书系文学沙龙围绕柏原老师《我的黄土高原》说开,从该书的选篇和编排,回顾了柏原老师创作的缘起、路径,看到了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政策,并从文本叙述中思考着乡土文学的流变等问题。
发布的为沙龙录音稿精华节选(1),后期更新。
管卫中:
柏原,是庆阳镇原人,他的小说也主要是写陇东这一片的。是咱们省的资深小说家。柏原的小说在我看来,尤其是短篇小说,在八九十年代,可能是我们省最好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小说多次获大奖,大量被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在国内很有影响。他曾任甘肃省作协副主席,这些年柏原写得少了,这是让我感觉很惋惜的一件事。
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第一绝不是商业目的,不是说出版社出了个书,跑这里炒作一番,不是这样的,我们没有这样的意思。是好东西,一定会被人们认识;不好的东西,叫嚣也是没有用的。今天来现场的,既是好朋友,也是小说方面的专家。我们的目的,也不是好朋友给一个作家捧捧场,说些赞美的话,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就是纯粹来读读柏原的小说,我们也不谈高深宏大的理论话题,我们就是阅读柏原的小说,说说阅读柏原小说最真实的阅读感觉,然后我们想到什么话题就说,没有统一的话题。顺藤摸瓜,顺着这部小说,摸到什么文学现象就都说说,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漫谈式的活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张存学:
我先说一下咱们甘肃80年代的小说创作,(画外音:管卫中——张存学是《飞天》杂志80年代小说组组长,他比较了解情况。)老管是我认为目前为止甘肃评论界最厉害的人,文学感觉、文学切入都非常到位。80年代的甘肃小说界,从现在回头来看,还是有一拨人起来了,作为一个中坚力量非常突兀地起来了,邵振国、张弛、浩雷、张瑞,包括柏原、景峰、康文娣、严强国、雷建政、道奇江山,(此处多个姓名根据录音记录 名字未核实)80年代中期到后期,甘肃出现了这么一拨小说的中坚力量。他们很多都在那时活的了全国的奖项,柏原在88年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奖(鲁奖的前身,那个时候得奖的人数很少,所以更为难得),他之前有邵振国的《麦客》,获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奖,再之前有一个《美与丑》,益西卓玛。鲁迅文学奖之前我们甘肃在80年代有3个人获得了这些奖,在全国层面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作家张存学
张存学:
通过这样整理,柏原在那个时候在甘肃乃至全国的短篇小说领域,已经是远远走在前面了。我是91年到《飞天》编辑部,93年任命为小说组组长,2005年离开,所以我在《飞天》待了十几年。《我的黄土高原》里的好几篇小说都是我当年担任责任编辑的,编了以后多次被《小说月报》转载,一编就转走,《小说月报》好像都在等(笑)。《瘪沟》《黄豆谜语》都曾编过。这些是背景,我在编柏原小说之前,也读过他的作品,我非常惊奇,柏原的小说就像陇东土地上长出来的一样,全身带着天然的泥土气息,剥离不掉,浑然一体。他写小说这样天然的自觉性,非常难得,有些人做不到,他可以排除杂质,让本然的东西往上长,我作为编辑读过很多小说,达到这种境致的,非常少,凤毛麟角。这是第一个感受,再一个,奠定了柏原小说的独特语言,即使我生活在陇东也写不出来。他的那种对语言、对人的神情的点上那么几笔,非常到位。而且那个语言,你说是土得掉渣吗,它又非常洋气,你说是书面语吗,他又结合那种乡土气息,非常灵动。小说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通过语言能够看到这个小说家的一切,他的修养,他的写作立场,他的思想深度,都在语言上。一看语言,便知道作家的水有多深。柏原写他的乡土生活,和他在这个土地冒出来的这个过程,这种背景,这种现状,这种在场感,是非常到位的。他也能够达到一种叙述的、语言的自由,非常饱满。我觉得柏原给我们提供的这些文本,是我们短篇小说写作的非常好的范本,提供了经验,非常了不起。在这里,我提一点,柏原如果写城市生活,拿捏得不太好,离开了他的场域,离开了他自由驰骋的疆域,转到另一个环境,视野和中心转到另外一个地方,他做得比较笨。
柏原:
最初的时候,还对文学很朦胧的时候,我知道要写你所熟悉的东西。(画外音 管卫中:你是上的什么学校?柏原:文革时候,我那个时候是滑翔员。之后到长风厂从事技术工作。管卫中:他在长风厂工作的时候我们正在师大上学,那个时候安宁有一本油印的杂志,大家都投稿,我就在那个上面第一次见到了柏原的名字。《在那个早晨》这些作品都是那时候读到的,因为我也是工人出身,感到很亲切。那时候大概82年,你写的内容有关工厂。)写这个小说,简单说就是看,看别人写什么,我就跟着写。那这样,你就很难写自己的东西,我就想怎么写就可以突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呢?寻不着这条路,你明显感觉到人家的才能和综合条件比我好,比如上海的王安忆,东北的张抗抗。一遍写一边想出路,这时候已经调到《飞天》编辑部了,那个时候已经写了关于城市的小说30余篇了,我就想,我为什么不能写一下农村的小说呢?我身边那么多作家都生活在兰州城市里,他们都跑去写农村了,那我也想试试。这期间没有理论思考自己的创作路子和优势,一直把这些小说都写了,感觉再也写不出来了,就停了下来。这时候翻开书,看到了理论上所说的乡土文学,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乡土文学的发生、发展,到现在大家基本上宣称它消亡了,到莫言、贾平凹这里。把自己放到理论体系中,才明白这么回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当然现在也没有什么用了。(画外音 管卫中:你的第一篇写陇东的小说是哪一篇?不在这个集子里吧? 柏原:那不在。叫《鸡鸣早起》,写一个农民起得很早,跳入粪坑去拾粪,碰着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是发表了。但是当时还是不知道自己在写啥。 管卫中:那为什么后面连续写陇东了? 柏原:这个时候我感觉,写作和生活,写作和文化这两层的关系,一个是生活,包括对生活的积累、感觉、认识、思考,以及素材的补充;再一个就是文学作品和文化、历史这些有什么联系,开始琢磨这些,写作开始有了自觉性、有了方向性。 管卫中:这大概在什么时候? 柏原:84年。 管卫中:84、85年刚好就是中国的“文化年”。大家纷纷都在写文化小说,寻根文学等,大概这个时候把大家对文化的东西激活了。大家觉得文学和文化是有关系的。那个时候相对来说,写地域的小说就非常多,那时候有一篇论文就是《论地域小说》。那个时候出现一片一片分地域的小说,比如陕西地区有秦文化小说,有个作家李杭玉就写钱塘江文化,那个时候作家对文化的意识变得非常强烈。你可能也和这个有关系。 柏原:有关系。)
柏原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小说家,他以短篇小说名世,《喊会》曾获含金量极高的1987—1988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短篇小说,大类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有关乡土的,一类是有关城市的,都和他自己的生存经历有联系。他的小说,严谨而勇敢,能正视社会弊病和社会伤痕,有着非凡的气度。本书收录他有关乡土的小说28篇,包括《白雨葫芦河》《黄金叶》《瘪沟》《柳碑》《都干事》《老窑新传》《背耳子看山》《喊会》《苦水河》《豹子掌》《天桥崾岘》《奔袭》《毛家沟蹲点》《奶头山印象》等,细节琳琅,语词精炼,篇篇精彩。
作者简介
柏原,原名王博渊,194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飞天》文学编辑。19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长期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发表小说一百多篇(部),有多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新华文摘》等选载。其中《喊会》获1987—1988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奔袭》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并有作品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一、第二、第四届文学一等奖,多项著名刊物优秀作品奖。已出版短篇小说集《红河九道湾》《在那个早晨》、散文集《谈花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