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活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三多一难:文种多、书种多、精品多,这就让我们不好评、不好选、不好审,一句话就是“难办”。我们感到,民族出版事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遗产、文化积累的整理和挖掘的成果更加丰富;二是民族文化原创作品特色鲜明,精品迭出;三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加强,多语种对照或互译作品比重加大。
民族出版事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载体,它为人类的思想、知识、精神的发掘、传播、传承、发扬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民族出版事业也如此,读书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同胞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认识和沟通的重要途径,更成为人民大众与党和国家相互理解和联系的重要渠道。 可以说,民族出版事业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发展、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安全、为防止境外文化倒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为之高兴,并表示由衷的敬意。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有很多不同点:有语言的和没有语言的,有文字的和没有文字的,有宗教的和没有宗教的,跨境民族与非跨境民族,迁入民族与非迁入民族,等等。此外,解放以前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也各有不同。这说明中国少数民族有共性,也有其历史、文化及心理上的差异性。 就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和希望:一是希望民族出版物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更具针对性;二是希望多出一些双语或多语图书,特别是一些涉及政策、法律的双语图书;三是希望原创图书和翻译图书并举;四是希望在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民族出版公益性的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包括提高个人收入。作者:佚名 中国图书出版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