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闯入”文学主流阵地
长期被定位为“非主流”的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弭。历时10个月的中国第二届网络文学大奖赛日前落下帷幕,27部网络小说、散文、诗歌从近5万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大奖。
引人注目的是,雷达、陈晓明、吴义勤、周星、张清华、谭好哲等大赛终审评委几乎是清一色的传统主流文学评论家。网络文学比赛为何选择传统主流文学评论家当评委?大赛主办方表示,选择由传统主流文学评论家来评选网络文学,是希望“将纯正的文学理念、高雅的艺术格调和专业的评价体系引入江河横流、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大潮之中,推动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网络文学接轨纯文学期刊
中国第二届网络文学大赛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投稿和展示环节都在搜狐原创网上进行。比赛吸引了众多网络作者参与。奖项设置除了由网民票选决定的6个“网络人气奖”外,还包括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划分的“作品单项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期间,《小说选刊》、《诗选刊》、《山东文学》等纯文学期刊选登了一些优秀参赛作品。网络文学得以“闯入”主流传统文学的阵地,让人看到了网络文学在主流文学阵地开疆拓土的可能,也让许多网络作者欢欣鼓舞。“能够在专业的文学期刊上发表,就等于获得了一种权威的肯定,这是大部分网络写手都梦寐以求的。”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弦小悠这样告诉记者。
成熟度与传统文学有差距
从两年前举办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起,主办方就有意邀请主流文学评论家参与评审,而本届大赛的终审委员会阵容更为强大:除了唐家三少一人为网络作家外,终审评委的大部分席位由主流文学评论家占据。
雷达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网络文学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其在文学性上与传统文学并无太大区别,但它更为自由多变、狂放不羁,品类更为繁多,具有想象力和穿透力。
另一位评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告诉记者,阅读初选入围的小说作品,感觉其叙事手法与传统文学非常接近,只是传播媒介不同。本次获奖的长篇小说《大夏宝藏》在体裁和写法上与通过纸书传播的流行小说并无二致。然而,他同时指出,如果单从文学价值和标准来评判的话,网络文学在成熟度上仍与纸媒文学有较大差距,大部分网络小说的叙述套路大同小异,缺乏实验性。
网文评论应克服“精英本位”
不过,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学评论家看来,这次比赛的模式仍有些“精英本位”。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沟通交融,还需要更为深入的彼此理解。
这位文学评论家表示,这次大赛邀请诸多传统主流文学的评论家介入评审,对于网络文学在主流文学界的推广是大有助益的,也引发了专业学者对网络文学的更多关注。“但是这样一个操作模式还是比较精英本位的。”因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有着两套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单纯从传统文学的角度和标准来评介网络文学,势必会有所失准。她更为期待的是,传统文学评论家能进入到网络文学自身的场域里去,比如去网站真正地“跟”一篇小说,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网络文学的批评体系。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