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拥有一部中国人自己编纂的百科全书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心之所念、梦之所想。为了实现“大国家 大辞书”的强国梦,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和编辑投身于百科全书编纂事业,肩负文化使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应运而生。
30余载以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其作者、编辑们见证了中国百科全书事业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这期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充分彰显了百科人的“百科精神”。这是一种执著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主动开拓的创业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时,建筑学家童寯临终前仍在握笔疾书,他在撰写“江南园林”条目时写到“扬州以莳花闻名远近,清初……”即溘然长逝!历史学家侯外庐、冶金学家孙德和、物理学家王竹溪等在病重住院期间仍不辍笔,于病榻前为大百科撰写或审改稿件……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时,文物学科的分支主编、文博专家王宏钧在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后,仍坚持在病床上撰写、修改条目;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资华筠于白血病治疗期间,在医院病床上审定了舞蹈学科所有的稿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让我们铭记这些为中国百科全书编纂事业皓首穷经、鞠躬尽瘁的专家和学者们,正是他们所秉持的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才使得百科全书的编纂事业成为一项标志性工程。
西方有句谚语:“惩罚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去编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辑加工总量和难度在出版物中高居首位,这是出版界公认的事实。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辑,则要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为在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中,从调研准备到成书发稿,再到排校通读,要历经数百道复杂工艺。这是一项庞大精深的系统工程,编辑居于其中,既是总设计师,又是总工程师,还必须是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必须全程参与制定全书的总体设计、编辑方针、读者对象、编写体例、框架设计、条目选择、释文撰写和文字风格,以及各种目录、附录、索引与参见系统等项目和环节的统筹设计、组织指导和审稿加工。他们要反复确定并核实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确保不会挂一漏万。凭着这股干劲、钻劲和韧劲,他们将“百科精神”充分发挥到中国百科全书的编纂事业中,推动着中国百科事业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网
上篇:
下篇: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