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对话电子图书与图书馆
昨天上午,第五届“中国图书馆馆长与国际出版社高层对话论坛”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为:电子图书与图书馆。本届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共同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具体承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纪臣,以及来自国内180多家专业、公共与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和负责人、出版集团高层、业内专家,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和数据服务商Elsevier、Springer、Overdrive等近30家机构的高管和代表也应邀出席。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揭玉斌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是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系列专业活动之一。继前四届成功举办之后,论坛的专业化特色进一步突出,与行业发展结合日益紧密。
论坛期间,与会国内外专家、业内人士就当前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的趋势与战略,电子图书对图书馆的影响,电子图书的技术发展趋势、内容组织、服务模式、销售模式、功能扩展、服务实践、知识产权管理等热点话题开展了对话和讨论。主题发言和互动对话的课题涉及: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的趋势与战略、电子图书技术发展趋势、电子图书对图书馆的影响、电子图书的内容组织、服务模式、销售模式、数字化图书的功能扩展与前瞻、基于电子图书的服务实践、电子图书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等领域,反映了业内对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持续关注和前沿思考,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论坛达成广泛的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数字化出版是当前重要的出版形态,表现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已形成了从内容编辑、制作发行到传播和消费的新型产业链。数字出版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改变了传统出版市场的格局。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是与数字出版相伴生的新出版产品形态。对于这些新产品形态,业内要深入研究产品形态的特质以及对出版产业链的相关影响,并密切关注海外发展轨迹,结合国内的实际,做好趋势预判和合理的发展规划,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当前,尤其要加强图书馆馆藏建设调整的研究和部署,适应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变化,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迅速确立先进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水准。数字出版既是广大图书馆界面临的深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和突破的契机。图书馆、出版商、读者和服务供应商应相互支持,开展深度的合作,从而形成和构建共赢的新的市场服务模式。
本次论坛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借助论坛,提供了海内外出版界、图书馆界直接对话、交流的平台,加深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对推动我国出版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篇:
下篇: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