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界动态
新闻动态

新书预告

业界动态

有声书成新阅读模式

2013年11月1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有声书成新阅读模式

  不久前,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导演巴兹·鲁曼来京推广他的这部新作,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他在乘坐从北京前往莫斯科的国际专列时,曾经无意中打开了一本有声读物,“在接下来的三四个小时里,我手拿一杯红酒,摇晃着听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从那一刻起,我突然决定把这本书拍成电影。”那一年是2004年。

  而25岁的波士顿软件工程师科里·威尔伯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以前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上大学时就很少翻书,一年中最多也就在放假的时间读上一两本。但在过去一年,他竟然读完了十本书,包括丹·布朗的《炼狱》,瓦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乔治·马丁的系列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这并不是说,他有了很多空闲时间,而是他找到了“读”书新方式。威尔伯在晨练时间和20分钟的上班路上,加上做晚饭或打扫卫生的时间,都用iPhone听有声读物。入睡前,他改用Kindle,从听过的朗读者结束的地方,接下去阅读同一本书。

  新阅读模式

  近年来的数字革命,或许已经给印刷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不少人对此相当痛惜。但是它也拥有更积极地一面,就是推进了有声读物的爆发式增长,从另一个角度,用新型和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声读物曾经是一种小众的东西,人们只能借助于笨重的磁带机或CD光盘播放器在上下班通勤时听听。可是现在,任何人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都能随时随地听到喜欢的书籍朗读,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个爱书群体中的成员。

  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用眼睛看印刷作品与用耳朵听朗诵作品之间的区别,早已荡然无存。家住弗吉尼亚州森特维尔的48岁软件开发员米歇尔·哈维收藏了470多种有声书和近2,000种电子书,其中多数是言情或奇幻类。她常常同时买一本有声读物和一本相同电子书,这样就可以在忙其他事情的时候继续在安卓手机上听故事。她开车上下班的时候听,做晚饭、折衣服、洗碗的时候也听。只有到了晚上,等9岁的女儿睡觉之后,她才能静下心来就拿起电子书阅读器,紧接着朗诵者停下来的地方读上两三个小时。她说,听的部分常常比看的部分记得更清楚,如果朗诵者很有才华的话,那就更是这样。

  僵尸小说《末日之战》的作者马克斯·布鲁克斯说:“新技术非但没有毁灭某一艺术形式,反而使它得到了复兴,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有声读物应该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项创新改变的还不只是有声书的创作,包装和出售方式,它也开始改变读者消费文学的方式,从而培育出一批新的文学爱好者。在这些人看来, “听”书和“读” 书已经变为相同的享受,互为相通,没有界线。而且,去年数字音频书籍供应商Audible公司还发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一项同步功能。利用这一功能,读者可以在电子书和数字有声书之间无缝切换,耳朵听到某一段落之后想用眼阅读,马上可以切换到文字版面上的同一句话继续下去,可以连接得分毫不差。

  到目前为止,这个亚马逊旗下的Audible公司已将大约2.6万种电子书搭配了专业朗诵。而且该公司一个月新推有声读物1000种以上,并设定目标要推出十万种左右。

  出版界新宠

  回顾有声图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设想。那时国会为方便盲人阅读,开发了“会说话的图书”项目,让他们可以以耳代目,接触到各种书籍。到了80年代,卡式磁带的推广促进了了有声图书的发展。后来光盘又代替了磁带,只不过这个方式没有能够赶上其他数字娱乐形式的步伐,所以销售量一度落后。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声读物迈进了新的春天。据有声出版机构联合会的数据显示,1997年,有声读物的销售量为4.8亿美元,而现在已经膨胀成为一个12亿美元的大型产业。2011年网络下载销售量比2010年增长了近30%。爱书人只要手指一点就可以把这样的读物下载到智能手机上,与购买电子书一样方便,价格也相同。

  Audible公司的创始人和现任总裁唐·卡茨说:“我们在接近一群无视介质、不去考虑文本、视觉、听觉体验之区别的消费者。他们注重的是作品本身。”

  价格下降也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以前的有声读物动辄50美元以上,所以很多人只能选择从图书馆借来使用,可是现在随着制作成本下降、需求上升,使得有声读物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读者获得它们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便捷而且有效。有声书可以用几美元的价格跟着电子书一起购买,可以根据按月订阅计划下载,也可以单独购买,便宜的1.99美元(短篇,约合人民币12元),贵的 69.99美元(如《圣经》,约合人民币430元)。可下载有声书的价格一般大约为20美元(约合人民币123元)。

  正像阿歇特出版公司有声读物总部副总裁安东尼·戈夫所说:“现在每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台有声书播放器。这样大众尝试我们的新产品,就容易多了。”

  当然,很多出版商还希望做进一步的挑战。因为有声书有可能不再被视为印刷书的辅助产品,越来越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所以部分有声读物出版商考虑绕开纸版图书,把将朗诵图书包装成一种不同于印刷图书的媒介,把它定性为“有声娱乐”。并且不再拘泥在已有的著作上,开始投资原创有声作品,希望有一天,录音书也可以作为原创艺术作品而独立存在。

  演艺界热衷

  有声图书的出版商很有眼光地抓住了这一阅读的新动向,投入高达六位数的资金制作由数十位朗诵者诵读的豪华作品。一些有声书制作商借助奈飞公司(Netflix)的模式,着手开始试验专为制作有声作品而写的原创作品,其中有分角色演员齐全故事朗读,还配有音乐和音效,,也有专为青少年制作的小说,惊险小说,科幻和史诗系列等。

  例如在过去五年里,AudioGo公司制作了25种纯音频的作品,其中有棒球史上部分巅峰时刻的广播解说串烧《永远棒球》,原创恐怖小说集《恐怖故事》以及一系列的末日僵尸小说。

  而该公司更借助老式广播剧这种几乎灭绝的艺术形式,还制作了10部演员齐全的作品。他们聘请演员瓦尔·基尔默在一部名为“佐罗的面具”的有声读物里面扮演佐罗,把这部书朗读成一部改编剧。今年5月,《末日之战》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同名电影之前发布了一个精雕细琢的有声版,其中演员多达40位,包括艾伦·艾尔达,约翰·图尔图罗,还有马丁·西科塞斯。他们用对白形式展开故事,并用背景音乐和音效渲染气氛,很受“读者”们的青睐。这个版本卖出了6万份CD和数字音频。

  朗读图书或是参加演出这样的改编剧,也成为很多舞台剧和电影,电视演员的另一职业。他们所受到的专业朗读和模仿训练,使得经过他们读出来的有声书,经过了再创作,声情并茂,尤其能打动人心。

  安妮·海瑟薇曾经成功地饰演了《公主日记》里的女主角,而朗读这部原作,非她莫属。现在她已经录完了该做的三部曲,而且被打了4.5星的高分。

  英国影星科林·费尔斯在影片《国王的演讲》饰演口吃的国王而成为奥斯卡影帝,其实他本人的口才相当惊人。他的有声书作品《安德的游戏》,有1300多人参与评论,总评分高达4.6星,有一位名叫卡伦的女听众在自己微博中写道:“科林好像是在我耳边絮絮而言,听到他的声音,我整个人都化掉了。”

  而一些资深朗诵演员也向媒体谈到制作有声作品的体验。美国男星司各特·布里克已经朗读过《阿特拉斯聳聳肩》,《黑色豪门企业》,《杜鲁门·卡波特传记》,《华氏451度》等等一系列各类著作。他认为朗读美国科幻小说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作品中假想人群的部分,最让他犯难。因为那些人所使用的语言与地球人类不同,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读出其中奇特的语音和腔调来。

  英国女星朱丽叶史蒂文森(《我爱贝克汉》)的朗读作品已经多达150部,其中包括古典女作家简·奥斯丁全部文字。她录制的乔治·艾略特的经典作品《米德镇的春天》一书,总长达35小时40分钟。而且她在朗读女作家凯瑟琳·库克森的小说时,要模仿英国北部众多的地方口音。评论家说:“她让听众觉得,她的故事里一共有37个女子在说话。”

  要听乔治·基代尔讲故事,那更容易了,他已经朗读了954部著作,而且涉猎广泛。其中有古典作品《罪与罚》,《堂吉诃德》,《修正》,也有最新的反恐文学《奥萨马·本·拉登之死》。当被问到他什么时候会从制作有声读物职位上退休,基代尔回答:“等到什么时候我的脑袋撞到麦克风的时候,再考虑这件事吧。”

(来源:北京晚报)

上篇:

下篇:

来源(近年来的数字革命,或许已经给印刷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不少人对此相当痛惜。但是它也拥有更积极地一面,就是推进了有声读物的爆发式增长,从另一个角度,用新型和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