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多极格局
近两年,移动阅读产业的一个明显变化,在于经历了新一轮的产业链变迁和角色调整。在一体化平台发展模式下,移动阅读终端依靠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优化的阅读体验赢得了相当多的用户。需要指出的是,平板阅读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移动阅读功能的拓展影响深刻,不但向纵深挖掘出潜力市场,还引发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不少移动阅读终端商家遭到市场洗牌,实力较强的商家则开始突破原有的单一阅读模式,借助阅读平台向平板市场和手机市场拓展,业已成为主流趋势。面对移动阅读格局的动荡,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出版单位,同样面临着“是否合作、与谁合作、如何合作”的抉择。
重粘性、拓潜量:运营商求新求变
传统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移动阅读产业中仍占据主要位置,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黄培槐将这一现状描述为“二八格局”。他举例说,浙大社600万的数字阅读业务之中,有80%的份额来自中国移动。这样的数据颇具代表性。
尽管固有优势显著,但面对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冲击,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求新求变,希望通过内容方面的融合增加用户粘性,拓展用户潜量。譬如,中国移动日前推出“和阅读”品牌以及“和阅读榜中榜”,意欲在内容、4G阅读、一省一报、行业市场、能力开放五大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在2014年,“和阅读”业务计划还会拿出5000万元作数字内容发展基金,建立30家工作室,发展100家分成超过千万的合作伙伴;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阅读,在九大产品线之外,推出天阅图书馆、天阅电纸书、天翼阅读有声版等个性化产品,并基于创新战略,将“天翼阅读有声版”更名为“氧气听书”;中国联通则在2013年8月携手过读者集团推出“沃·读者”手机,可阅读《读者》创刊以来的全部杂志内容,为消费者带来阅读新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出版单位需求各异,三大电信运营商能否满足后者的多样化需求,是合作的关键所在。基于这层思考,一些出版单位则开始寻求其他的合作伙伴。以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数字出版业务部的林婷解释说,运营商对出版单位提供的品种数量要求严苛,“以童趣的外版品牌为例,纸质和数字的授权是分开的。凡是数字产品都要与授权方协商,对方的权衡要素很多,童趣对其的可控力要弱于国内的自由品牌。此外,我们还需面临电子版费用或保证金问题,当运营商对产品数量的要求过高时,成本的累加更加明显。”当前,童趣的合作伙伴则有悦读网、龙源期刊网以及拥有Kindle的亚马逊等。又如中华书局等专业类出版社,并没有与三大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而选择登录多看阅读,则是出于阅读体验和读者受众的考虑。从这一层面来看,为出版单位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应当成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上篇:
下篇: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