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新闻动态

新书预告

媒体报道

“受到国家专项经费资助,我们很受鼓舞”

2014年1月2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受到国家专项经费资助,我们很受鼓舞”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甘肃秦汉简牍集释》出版前后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四大发现中,西北简牍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甘肃是简牍的最早发现地,也是汉简出土最多的省份,目前全国超过80%的汉简出自甘肃。对于简牍的整理和研究,自简牍发现之日起就已经在一个高水平的层次上进行,延至今日,一个围绕简牍来关联历史、地理、文学、文献、民俗等众多内容的新兴国际性学科——简牍学,已经非常成熟。而对已发现的这些文化宝藏进行整理、保护、研究,是本土出版社应有的文化责任。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来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甘肃秦汉简牍集释》的出版单位甘肃文化出版社,接触到了这项大型出版工程的最新成果,并且向参与其中的作者、出版人了解了项目实施中的很多亮点和诸多细节。

《甘肃秦汉简牍集释》之《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与《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

 

    采用先进红外摄影技术,图版更加清晰
  
  当记者翻开《甘肃秦汉简牍集释》第一册《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的书页,清晰的简牍图版让人印象深刻,由此对简牍字迹在书页图片中呈现的方式产生了好奇。据项目负责人、这套书责任编辑原彦平介绍,天水放马滩秦简出土于甘肃南部,气候较为湿润,简牍出土后有一定收缩变形,文字不甚清晰,经过高精度红外线摄影,文字清晰度大为提高。正在出版的居延新简、武威汉简,则都出自甘肃西北部的河西走廊。
  
  “干旱少雨的戈壁虽然有利于汉简的保存,但一些处于地层浅表的古代简牍也饱受了风沙烈日之苦,残断较多,字迹深浅不一”,项目主持人——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研究员在向记者介绍完甘肃地区现存出土简的一些状况后,向记者继续说道:“《甘肃秦汉简牍集释》出版项目共涉及一万余枚秦汉简牍。图版是学术界研究和利用的基础素材,因此对图版的清晰度要求很高。为了给学界提供最佳的图版,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对这些简大都进行了新的拍摄,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还用高精度红外线扫描仪对原简进行了扫描,这在出土文献整理,尤其是竹木简牍整理方面,是一次革命。”
  
  记者了解到,这里所说的红外线扫描图版,可以让文字展现突破现有技术的局限,通过红外线扫描仪的“眼睛”,端详简上文字的肌理、点划的细节,可以更加准确释读简文,这样的效果是过去对照彩色照片或黑白照片,甚至原简所不能达到的。但高清彩色图版也有它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为看着这些图版,我们能够零距离感知这些简牍的原始样貌,包括它们的色泽、形态等。这样,既有红外线扫描图版最大可能地呈现简牍的文字信息,又有高清彩色图版完整、忠实地展示简牍的原始样貌,使这些简牍展现最佳的清晰度和视觉效果。
  
  据介绍,这次图版的排列顺序也有所创新,改变以前按照简形长短大小依次拼版、释文不随图版的方式,而是选择全部依照原简编号顺序排出(天水放马滩秦简例外),并随简排列释文。如此,便省去了读者先看简号,再查索引,然后才能查到图版的辗转之劳,非常便利。
  
  源自长期学术积淀,释文更为精准
  
  “我个人认为此项目之释文较过去更为精准,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我们依靠了更为清晰的红外线照片。由于红外线对于简牍墨迹有着特殊的‘敏感’,过去一些肉眼无法辨识墨迹或残划,经红外线摄影后,可以获得较为清晰的文字图像。第二,源自长期学术积淀。全体撰著者多年来皆致力于学术,正是由于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许多字即使图版不清楚,或者残字、残划,都可以一眼释出。第三,集体协作攻关。此次项目工作采用个人负责与集体协作攻关相结合的方式,多处疑难字的释定都是由责任人提出,再经过会议讨论,择善而从的。”张德芳从三个层面对记者解读释文更为精准的内涵。
  
  由于人们对简牍较为陌生,在翻阅这部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很多略感陌生的词语,于是记者很想了解关于简牍具体文字的释读、简与简之间关系的界定是怎样进行的。对此,原彦平告诉记者,这部书定位于“集释”,“集释”的“释”字,有释文和注释两层含义。释文的每一个字,整理者都结合已有成果与图版反复对勘、推敲。简文中的难解词语、干支时日、重要地名、职官人物、专门术语等均有注解、考订。为了使释文出处更加明朗,作者将先前不同版本的释文以校记形式录出,纠正误释,补充漏释。
  
  经过准确注释的简牍,还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系统建构,这也是古籍图书出版的精髓。据张德芳介绍,甘肃汉简文书内容多属于社会活动的实时记录,既有军队戍守的生活描写,也有记载古代民族流迁驻牧等民族交往事件,内容繁杂且缺乏系统性。简牍的释读工作就是把散乱的简牍文字,按照事件时间、事件性质、学术研究进程等方面进行梳理,形成科学的归类和流畅的篇章。“大量文字内容的确可以求助领先的科技和信息化处理,但是最可靠的解析则有赖于现代人的知识、经验、判断力,因为祖先留下的文字是有血肉的。”张德芳表达了简牍文献整理出版过程中,整理者对释文工作的严谨和对文化血脉的尊重。
  
  博采众说之长,集释更具权威
  
  《甘肃秦汉简牍集释》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出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和居延新简,并综核诸说,编排考释,以四部十个分册的规模,为读者了解这些简牍、感知两三千年的那个时代,提供了准确依据。
  
  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王奕对记者说:“简牍文献是重要的学术文献,为我们认知两千年前的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是简牍文献相对又较为专业,所以对这套书的‘注解’采用了‘集解’方式,也就是把百年来简牍研究史上体现的大量真知灼见,经过整理者的学术眼光,合理汇聚。”通俗地讲,就是书籍除简要表述编著者自己的意见外,同时还列出了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为读者提供详细的研究信息和清晰的研究脉络。
  
  以《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为例,该书著者孙占宇博士说:“就像这批秦简的研究,自发现之日起就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在文字释读、简文解析等方面,学界仍有较多争议。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搜集、整理已有多种研究成果,并在充分理解、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目前,《甘肃秦汉简牍集释》已经出版了《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和《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两部,其余的正在有序进行。王奕表示,此项工程是甘肃文化出版社近年实施的一项大型出版工程,也是对自己“专精特新”发展思路的有力落实和开拓。近年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在进行国家出版资金项目的推举方面用心良苦,每年召开选题论证会,诚邀省内学科及出版专家进行学术评估,优中择优的引导扶植机制让高文化含量图书的出版在甘肃逐渐站稳地位,被视为历史上的学术出版黄金期。《甘肃秦汉简牍集释》的出版就是得益于这样的出版环境。甘肃文化出版社总编辑管卫中说:“我们看到优质的出版资源得到重视和开发,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同行认可,感到特别欣慰。这让我们出版人有更大空间去‘做读书人的书’,更好体现书的价值”。
  
  记者获悉,近年来,甘肃文化出版社已将古籍整理出版作为社里的三大重点方向之一,今后还将大力充实古籍出版领域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构建和学术界的战略合作关系,继续深入调查、挖掘古籍资源,并准备建设古籍出版项目库。
  
  “作为一家地处西北的地方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已经有两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我们很受鼓舞,也更加坚定持之以恒开发和实施优质古籍项目的信心。”王奕充满了对古籍出版工作的期待。(陆青)

12

上篇:

下篇:

来源()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