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_191px

重磅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展示 > 重磅推荐 > 特色图书
图书展示

主题出版

重磅推荐

作 者: 古浪博物馆 ISBN: 9787807149699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价 格: 1980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中图分类:
版 次: 页 数: 字 数:
开 本: 8开
 

《明肃府本淳化阁帖》

2014年7月1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明肃府本淳化阁帖》



 

摹勒之工先后七年,新旧不爽,毫发俱在

---明肃王 朱识鋐

帖以王著《阁帖》为鼻祖,佳本难得,然赖此见晋人风格,慰情聊胜无也。

---康有为

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

---启功

淳化之木早入灭,肃府之石续其灯

---赵朴初


《明肃府本淳化阁帖》概况及出版价值

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复(甘文局博(2009)16号),《明肃府本淳化阁帖》于2009年12月底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1980.00元/套),该版本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文物原貌,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一函十卷,十分典雅,富于传统的内敛和尊贵,是相关单位、个人等馈赠、收藏的至尊珍品!

《明肃府本淳化阁帖》各卷卷末均有小篆“淳化三年壬辰十月八日奉旨摹勒上石”、隶书“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岁秋八月九日草莽臣温如玉张应召奉肃藩令旨重摹上石”;卷一为《历代帝王法帖》,收入汉章帝、晋武帝、唐太宗、唐高宗等19家的作品,计 50帖;卷二至卷四为《历代名臣法帖》,收入汉张芝至唐陆柬之等书家67人的作品,计114帖;卷五为《诸家古法帖》,收入了造字鼻祖仓颉至唐张旭等15人作品,又无名氏法帖六通,共计23帖;卷六至卷八为《王羲之书》,三卷计170帖;卷九、卷十为《王献之书》,两卷共计63帖。卷十末除照刻宋本款式外,后跋新镌张鹤鸣、王铎及末代肃王朱识鋐书写的题跋。十卷中字体有篆、隶、楷、行、草等诸种书体,保存了一批珍贵的书法精品,尤其是卷六至卷八保存了已经失传的王羲之书迹,其结体肥厚方整,笔势遒劲奔放,字体极具神采,是目前了解和研究王羲之书法艺术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


《淳化阁帖》的历史渊源和影响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启了重文轻武的大宋天下,至宋太宗赵光义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淳化三年(992年),在我国文化史上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宋太宗集中整理出皇宫内府所藏墨宝,命大臣王著精选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103人的墨迹420件,摹刻于枣木板上,并用当时名贵的歙墨和“轻似蝉翼白如雪”的澄心堂纸精心拓印,编辑成册,因书成于淳化年间并深藏禁宫密室,故称《淳化阁帖》,亦称《淳化秘阁法帖》。由于它装帧豪华,印制精美,且数量不多,宋太宗只赐给亲近大臣。仅仅40多年后,即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宫中失火,原版全部焚毁,拓印本也罕有存世,极为珍贵。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宋本《淳化阁帖》,也是于2003年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的残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所知仅存的祖刻拓本。

《淳化阁帖》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座宏伟的里程碑,它的问世,使先人法书赖以广为传布,启功老先生称这部法帖是“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 在清代,连力主碑胜于帖的康有为也说:“帖以王著《阁帖》为鼻祖,佳本难得,然赖此见晋人风格,慰情聊胜无也。”故此《阁帖》有“法帖之祖”的美誉,也被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王羲之书

《明肃府本淳化阁帖》问世的历史背景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第十四皇子朱瑛在甘肃就藩(史称肃庄王),赐宋本《淳化阁帖》一部,以为传代之宝秘藏内府。万历年间,陕西右参政分巡临巩张鹤鸣得“李子崇藏阁帖”和“皋兰县封官本帖”,向肃宪王朱绅尧借藏帖校对,因请姑苏温如玉、南康张应召双勾,所谓双勾,就是把透明的书写纸覆在原帖上,用硬笔沿字的外沿精确勾画,然后照空心字描摹。它最大好处就是在勾勒过程中能加深对原帖点画形态的认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帖的风貌,弥补了原来面对墨迹临摹和“向拓”(向拓就是用上过蜡的透明纸,映着窗户的阳光,用极细的笔锋勾摹墨迹轮廓,然后用墨笔填满笔画)方法的不足,因此摹勒逼真,使先人书法得以最为真实的保留。次年,宪王乃令摹刻,未成而薨,世子朱识鋐继承之,先后历时7年,用富平铜磐石144块刻成,收藏于肃王府东书院遵训阁内,视为珍宝。

齐高帝书


《明肃府本淳化阁帖》是祖本各类翻刻本中的最善本

据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汪庆正考证,《淳化阁帖》明顾氏玉泓馆本、潘氏五石山房本,它的底本不是北宋的祖本,而是依据南宋的国子监本翻刻的。乾隆本虽是从整套北宋本翻刻的,但它改变了原刻整体程序,并对个别字体的失误进行了修正。由此观之,肃府本是迄今为止可见的在《淳化阁帖》子系统中最忠实于原刻的佳本,我们从中可窥见到北宋祖本的原貌和风范。它之所以在各类《淳化阁帖》翻刻本中鹤立鸡群,被称为最善本,一是它的底本出自于皇家内府,并按北宋祖本勾勒摹刻。肃府本诸跋对其底本的出处交代得十分清楚。肃世子朱识鋐在尾跋中说,“太祖高皇帝赐之以宋人《淳化阁帖》,无亦以文德足以柔远,干羽可以格苗之意”;二是它的刻工精细,出自名家之手。朱识鋐云:“摹勒之工先后七年,新旧不爽,毫发俱在”。而温如玉、张应召是当时刻石名家,工真、隶、篆,尤喜勾临法贴,故有“笔势洞清,妙意尽传”的佳评。倪苏门《古今书论》云:“淳化帖在明朝,惟陕西(当时陕、甘尚未分省)肃王府翻刻石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上石,所费巨万,今市本相去天渊。”陈奕禧《皋兰载笔》称:“初拓用太史纸、程君房墨,人间难得,拓工间有私购出者,值五十千。”郑学孚在《夤帖举要》中也说:“明翻刻阁帖,以肃府本为最佳,跋语亦最多。”更有评家称肃府本“新旧不爽,毫发俱在,与宋本无异”。赵朴初先生也曾为其题诗“淳化之木早入灭,肃府之石续其灯”。该帖面世以后,学界和藏家以拥有该帖为荣。但经400余年之沧桑,存世极少,就连以富藏闻名的上海博物馆也不曾收藏全本。

唐太宗书

《淳化阁帖》在1000多年前以最高规格面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之一,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明肃府本淳化阁帖》作为祖本各种翻刻本中的最善本,无疑是甘肃的、也是全国的,甚至是属于世界的文化瑰宝。祖本的残缺,使得这一瑰宝的价值陡然上升,无可估量。它的出版,必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篇:

下篇:

来源() 作者(古浪博物馆)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新闻出版大厦18楼 电话:0931-2131306,0931-2131307  电邮:gswenhuapress@163.com 陇ICP备1900426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99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