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光祖教授的文学批评,能够深入作品,让作品说话,隐去了批评家的主体,使批评呈现“及物性”的同时,展现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表现了批评的独立精神。杨光祖教授评点张爱玲散文时,表现出的真诚、细腻,引人入胜。阅读张爱玲的散文,总会有种距离感,这几乎是无法弥合的。杨光祖教授从张爱玲的散文中解读出了“绝望”——“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敢于下笔,敢于撕开自己……冷酷中透着温暖和对人世的眷恋与思考”。女作家似乎更容易做到残酷地书写,“她把家丑,把父亲的不堪,写得淋漓尽致,一点不遮不掩”,这种隐秘的痛楚,不是常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张爱玲的散文有一种极端的冷静”,她的散文基本上是生活化的,日常书写,并不容易,尤其忽而夹杂一句令人“惊悸”的话,其“鬼魅”、深刻,可见一斑。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杨光祖教授评论性文章的标题,起得很有水平,文雅庄重,富有创造力。事实上,文学批评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文体,考验批评家的才华和创造力,优秀的批评家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杨光祖教授的批评与众不同,处处彰显个性,这与他文字的温度和感染力有关。阅读《作为审美判断的批评》,这种感觉很强烈,就像他说的,“文字,就像自己的血,贯穿于我的文字之间”。杨光祖教授曾被喻为“独行侠”,优秀批评家的精神往往是孤独而冷峻的,正如鲁迅笔下的“过客”——
“过客向野地里踉跄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上篇:
下篇:
Copyright ©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新闻出版大厦18楼 电话:0931-2131306,0931-2131307 电邮:gswenhuapress@163.com 陇ICP备1900426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