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资讯,把握产业方向。
一年一度的两会又如约而至。今年两会不涉及换届,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平年例会",但"四个全面"的时代背景和"新常态"的发展环境,还是让这届两会有了不平常的气息,尤其是柴静作品《穹顶之下》引发的广泛讨论,直指治理能力的提高、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生态文化的唤醒,更让人们对这届两会充满渴盼。文化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的体量较小,可其发展能量却不能小视。文化产业如何在减少污染、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多挑重担,如何扫除人们的"心灵雾霾"、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上有所作为,这是文化产业界追问的终极课题,也应是两会最高议事殿堂的关注热点。因为,从目标导向上看,群众的需求和代表委员们的兴奋点应是一致的;从问题意识上看,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代表委员们的议题是能呼应的。希望会场内外的共震、群众与代表委员的共鸣,能共同推动减少大气雾霾和心灵雾霾。
一、 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十年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不可否认,现在文化产业界人士在实践中,仍经常抱怨做事的艰难和体制的束缚,依然能感受到文化改革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有行业和区域的壁垒,甚至还有身份的歧视;而人民群众则反映文化产品不"解渴"、文化服务跟不上。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硬骨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如何让更多的好作品涌现,如何让文化产品"叫好又叫座",其根本就是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释放文化生产力。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委员认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两个关键环节,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外文化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五个体系的构建。
二、 文化民生能否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如果有天堂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对图书馆寄予期待,描绘了文化设施对于人心灵的抚慰作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这些文化设施让群众可接近、可利用、可感知、可享受,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不仅物质生活丰富,还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文物出版社原社长苏士澍委员认为,只有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才会有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民生,才能让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让文艺成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的前进号角。
上篇:
下篇: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