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从《资本论》全译本问世说出版人责任
2014年9月3日() | 打印内容
《资本论》出版不易,发行更有故事。这部书初版印刷3000套,其中1000套留在上海,分发给预订读者和零售,还有部分以小型包裹形式分寄武汉、重庆。由于此时上海已经沦入敌手,故此其余的2000套分装为20个大木箱,通过轮船发往广州,以转运至内地销售。为了使《资本论》出版后能尽快运送到内地,黄洛峰预作安排,调万国钧到广州建立了分社,以便《资本论》运到广州后,由这里分发到各地,同时也借机为读书出版社在南方的发展建立一个根据地。尽管安排得很周密,但是战局发展瞬息万变,不久广州沦陷,兵荒马乱中,20大箱《资本论》在广州未及运上岸便全部沉入海底。得知这一消息,人在重庆的黄洛峰痛惜之余,当即电告在上海的郑易里,急速再赶印2000套。2000套印出来以后,分批通过湛江陆续发往内地。为了确保安全,郑易里还特派专人押运。但书到了湛江,又被扣留。负责押运的张汉清向重庆告急,黄洛峰通过史良疏通,才得以令法国人放行,运到当时尚未沦陷的桂林,再由桂林分发到重庆及各分社。所以当年在国统区,能得到一套《资本论》是十分不容易的。
重温《资本论》出版与发行的历史,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太多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我以为是以下几点。
首先,出版人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始终坚持弘扬、传播进步文化,把向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最高责任。以邹韬奋先生为代表的三联前辈们,明确提出出版工作是“力谋改造社会”,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大量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读物,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成为进步出版事业的堡垒。读书出版社成立伊始,便迭遭打击,经济困难,但当他们知道有人全文翻译《资本论》时,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出版,哪怕他们此时只有几千元资本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家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均体现出了捍卫真理、追求真理的努力,即使在今天,这些出版物仍体现出不容置疑的开启山林的伟大意义。
其次,为了实现出版理想,敢于担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早期的读书出版社只有十几个成员,经营环境恶劣,然而,就是在那么两间小房子里,诞生出最伟大的出版物。为了《资本论》的发行,读书出版社的成员冒着危险,亲自押运送货。不仅如此,在抗战的炮火中,他们还出版了一大批进步出版物,以及《读书生活》《读书》《生活学校》《战线》《大家看》《认识月刊》等杂志。战争年代,百业萧条,三家书店为了发展事业,把书店开到了70多个城市,以自身微薄的力量,同国民党的官办书店竞争,经常店被查封,人遭逮捕。但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力谋发展,不断壮大革命出版事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作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