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界动态
新闻动态

新书预告

业界动态

国家出版基金:完善评审机制 确保立项质量

2014年9月3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为规范对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的管理,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基金办制定了《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规定评审专家应具备的条件、参与评审工作享有的权利和要承担的义务,以及参与评审的工作程序。根据《办法》,评审专家要本着科学求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在规定时间内客观、公正地提出评审意见,并对评审结论负责。发现存在利害关系时,如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在被评审项目的申报单位中任职,或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参与被评审项目的创作、策划、编辑等工作的,应主动回避。评审专家要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向外界泄露与评审有关的情况,发现被评审项目的申报单位有不正当行为应及时报告。

    《办法》还公开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的项目评审程序。评审工作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3个阶段。初评是基金办从专家库中选取部分学术专家,分专业组成初评专家组开展工作。复评专家组由学术、出版等方面专家组成,对进入复评程序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终评专家组以出版、财务等方面专家为主组成,依据出版行业成本水平、预计发行量及其他有关规定,评审确定拟资助项目和拟资助金额。

    据该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基金办还重点对专家评审意见的撰写质量提出更具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的要求。在2013年评审专家综合考评中,可以明显看出,专家评审意见的撰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建立考评机制

    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专家,样稿审读精细,评审意见具体,所提建议切实,遵守纪律严格;被评为“一般”和“不合格”的专家,评审意见过于笼统粗略

    依据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管理有关规定,从2013年开始,基金办对上一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工作从评审质量、工作态度、遵纪表现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对信誉良好的专家给予通报表扬,对有失信行为的专家清理出专家库,并公布考评结果。

    据介绍,参与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各类专家近300人次,形成3820份评审意见。

    经综合考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程恩富、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等34位专家被评为“优秀”(名单附后),135位为“良好”,79位为“一般”,2位为“不合格”,分别占13%、54%、32%和1%。

    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专家,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认真,样稿审读精细,评审意见具体,所提建议切实,遵守纪律严格。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武汉大学文学院叶立文等专家,对某些低水平重复性质的项目作了详尽分析、严格把关;暨南大学文学院姚新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岩石等专家,在对某些项目存在的学术问题进行大量举例说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不予立项的意见;人民邮电出版社季仲华对所评项目的相关材料作了认真审读,提出了调整相关标题、增补史料等多条修改建议;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野等专家,也对同意资助的项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被评为“一般”和“不合格”的专家,主要是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评审意见过于笼统粗略等。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作者() 阅读()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