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断尽烦恼的弟子
弟子,音译室洒,意译为所教。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弟子,一般主要指佛陀的十大弟子。十大弟子与佛陀最为亲近,常侍奉佛陀的生活起居,都是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亦即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因此又名声闻。以能断尽烦恼、追求自我解脱为修行目的。
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其特长,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摩诃迦叶头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义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另外,须跋陀罗是佛陀的关门弟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等。意译为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等。
舍利弗的姓名与他母亲有关,据说其母是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因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舍利鸟又叫鹙鹭、秋露、百舌鸟等),于是取名为舍利。另外,在梵文中,"弗"或"弗多",是"子"的意思。所以舍利弗,意思就是"舍利之子"。据说,舍利弗的母亲在当时是众女人中聪明第一,而世人出于尊重其母,所以称她的儿子为舍利子。
舍利弗自幼形貌端庄严肃,青少年时,跟着许多老师修习诸般技艺,多才多艺,通晓四吠陀等经典,又能广解诸论,十六岁就能挫伏他人之辩论,众人对他都非常佩服。
舍利弗年少之时,与邻村的目犍连结交,曾经一同去参加王舍城外祇离渠呵山的大祭节庆活动。他见众人混杂嬉戏,顿时产生无常之感,随即剃除须发,投六师外道中的删阇耶出家学道。他仅用七日七夜就学习并完全理解了其教旨意,成为其二百五十门人中的上首。虽然如此,舍利弗依旧感到大师的道还不能使人证得解脱,他依然感到迷茫。
当时,佛陀成道不久,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中看见持钵乞食的马胜比丘(即阿说示)。见他威仪端正,行步稳重,心想:这个人看上去已经证得大道,我要去问他的导师是谁,他的教义是什么。舍利弗恭敬地询问马胜比丘:"僧人,你的身上散发着平和稳定的气息。你的德行和悟性,从你的身形姿态,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请问你的导师是谁?你的导师的义理是什么?"
马胜比丘告诉舍利弗:"我是释迦牟尼佛门下的弟子。"然后向舍利弗解说了诸法无我的道理。舍利弗顿觉豁然开朗,心内感到了正法的力量。他向马胜比丘鞠躬表示感谢,马上去找到他的好友目犍连。随后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一起前往竹林精舍皈依佛陀。
上篇:
下篇:
Copyright ©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新闻出版大厦18楼 电话:0931-2131306,0931-2131307 电邮:gswenhuapress@163.com 陇ICP备1900426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998号